科研动态

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-刘伟

2020-05-18| | 浏览:480

20166月,获悉教务处有基础教师出国进修项目,惶惶然地递交了申请,竟然有幸成功地获得了学校的资助。于是,我跟加拿大的几所大学相关专业的外教联系,希望能去对方学校访学一年,提高自己教学和语言能力。不到20天,很荣幸地收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(UBC)教育学院Anthony Clarke教授的邀请。Clarke教授原来专注课程与教法,后来成为UBC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中心的创始人。他的研究方向正好是我所感兴趣的,也是我这十多年的大学教学所一直从事的。因为要使用因公护照的缘故,在出行的日期上请对方一再修改,竟然在最后的版本上对方教秘出现失误,将访学开始的日期进行了相应修改,而回国日期却因为疏忽没有更改过来,于是,我整整一年的访学计划,被更改成320天。实在不能再来来回回地耽搁,我开始了这为期320天的访学生活。

生活篇

当地时间20161226日,我抵达了温哥华。庆幸在国内的时候就大胆地通过度娘找到UBC的访学QQ群,也很庆幸网络此条信息的真实,我顺利地在准备签证的过程中就找到了组织。于是,提前通过可靠的信息来源租好了房子,在Boxing Day那天顺利地被房东接上,入住。所以,未雨绸缪很重要。因为后来的很多经验交流发现:有老师初到住HOTEL,贵而且没伙伴,还得着手找长租房;有老师临时租房,遇到无良房东,暖气不足、窥视用水用电等。

加拿大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。同住的多为访学老师,大家互相帮衬,并且彼此交流各自学校的情况,这次访学,也是很有意思的“外事活动”啊。邀请我过来的外导TONY很有前瞻性,虽然我到达的时候他在休假中,却把办公室钥匙预留给了教秘,我很快就入驻了属于我的办公空间。

学习篇

加拿大的学制与国内不同。每年1月初开始,13周,长学期。4月中旬陆续结课,中间有大概1个月(4周)的间歇。从5月上旬开始summer course,这样的暑期课程持续进行,有6周的,每周两次授课,每次3小时;然后连续23周的,每天都授课,每次3小时;最后是1周的,每天授课,每天6小时。这样就差不多到了8月下旬,间歇2周左右,就到了另一个13周的长学期,持续到12月,就开始进入圣诞假期。

虽然我是临近地大放假的时候离开的,却在这里是很好的时机,因为1月初就是UBC冬季学期的开始,我休整一周左右,赶上新学期开始。邀请我的外教TONY很热情,帮我办理上网账号、UBC校园卡,并带领我熟悉学院和校园,定期询问我的研修计划,对我的听课和参观学校的要求尽力满足,并经常分享他的教学和教师教育的成果。

l  ECNU项目

再次感叹我的幸运:UBC教育学院连续了4年的华东师大项目在开学第二周开始,历时3周,是针对华师大30余名优秀的本科进行教师教育。因为这期TONY是主讲,算是借了他的便利,我能从接机就开始参与,全程免费观摩。整个项目下来,三点特深的体会:

1.       UBC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项目很完美

315个教学日,课程时间每天4个半小时左右,不长,但内容涵盖丰富,教学理念和手段相当灵活。TONY事前印发了教学材料,比较厚实的一本,含括了基础和前沿的学习理论、教学理论等。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,没有照本宣科过这本材料,而是寓教于学生的思考和发现,让这些未来的小老师们自己思考教与学的问题,考虑如何成为a global teacher/educator的问题。短短的3周,TONY充分利用了UBC优秀的教师资源,虽然他是主讲,却在teaching technology, teacher presence, teacher autonomy等内容时请来教育学院其他该领域的优秀教师,让人感觉到教师团队的合作,也体验到学术的慷慨共同成长。TONY的不厌其烦,精益求精。他称得上是很有经验的教师教育专家了,获得过好几个高级别的教学奖项。在这次的项目中,又突发奇想地要做flash mob,跟华师大的学生们沟通、排练。最后当这一群还在在教育学院一楼舞动青春的时候,真的吸引了很多的眼球。TONYECNU学生们在温哥华所有的经历都当作他这次teacher education的一部分;他每次提前1个多小时布置课堂和准备教具,细节做到完美。所有这些,对我、对ECNU的学生们,都是一次很特别的教师教育。

2.       ECNU的本科生们很优秀

我多年教学的经验使自己产生了固化思维:中国学生课堂不活跃。在参与ECNU项目前,也有UBC教育学院的中国博士生担忧,课堂活动中那么多的小组活动和PAIRWORK,会不会总出现尴尬的沉默啊。结果,华师大的大三学生真的颠覆了我们的杞人忧天。首先他们的英语水平很高,听、说、读都不在话下,他们中只有2个是英语专业啊,他们并不都来自大城市啊,他们并不都是家庭富有啊。令我更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敢于表达的勇气。他们对于教学的思考,对于教育的思考,在温哥华短短3周的主动学习能力,都让我对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振奋的希望。

3.       加拿大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学很人性

ECNU的培训项目有参观学校的环节,我也趁机去了这三所学校。虽然在国内我对于中小学的直接接触几近于零,却偶尔从同学、同事口中听说过他们孩子接触过的学校教育。在这里参观的3所学校有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。我的直观感觉是孩子们在学习的选择上自由度比国内大。比如某个数学课,你可以有几个时间段的选择,不一定非得在某一个时间跟班级其他同学同步完成;正常的上课时间里,有孩子在过道里坐着躺着,或讨论或单独学习;正常的中学里有烹饪、木工等技能课。另外一个印象就是,孩子们很小就被培养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。一个1年级的小朋友在看着某个图画书,写下一大堆问题(他隐私感很强,不让我细看其内容);2-3年级学生的桌子上贴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;高中生有很多支援第三世界国家的项目等。

各国教育都有其国情,中国的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。只是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学习体验和教学经历,感觉今后还是要真的给学生自由,在自由的同时让他们有学习的能力、思考的能力、着眼全球的高度。

l  听课

TONY的帮助下,我全年选听了8门课程,其中2门本科生课程,6门研究生课程。这些课程涉及跨文化交流、跨文化教育、课程与教法、教师探究、研究方法等。

对于跨文化的这个领域,它不仅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,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,而且更直接关系到我和同事新申请的选修课《跨文化交际》。我带着取经和学习的心态,接触了2门跟跨文化交际有关的课程。两个跨文化课教学内容和风格完全不同。1个是给来自日本的本科交换生的基础课,1个是研究生课程。前者侧重跨文化的基础知识,后者不仅是跨文化理论,还探讨如何开展跨文化教学等。给日本交换生上课的风格和国内教学差不太多,教师主讲知识点,带动大家讨论;要求学生识记知识点,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温习、总结等。比较有感悟的是这里的小组合作,教师会给他们课堂时间准备,甚至可以离开教室小组行动,在指定时间回来即可。另外就是一周两次课中,又一次是助教(teacher assistant)进行的,助教不像主讲老师那样上课,她只负责总结些要点,开展culture gallery的小组活动(这是1个需要进行3次的小组活动,小组选定主题,一次二次三次地综合反馈后修订展示)。研究生课程的跨文化教学纯粹是小班授课,6个学生,再加我这个旁听。老师每周都有阅读任务,课堂以小组讨论分享居多。这里特别要赞老师的大纲:把整个课程的教学安排详细列出,阅读材料列出,在学校课程上都有相关链接,而且老师还不时更新,提供她新近阅读的相关文章。学生中有博士和硕士,这是个真正的国际班级,其中不乏跨文化理论和教学的有经验者,都很会教学,而且有思想。跨文化的女老师很民主,把我当成了学生或者说课堂的一份子,给我派阅读讨论的任务、分享intercultural momentinterculture teaching展示的任务、写日志的任务等,我感觉很自在。

旁听的课程中,大多是和课程、教法有关。毕竟我受邀的是教育学院的Department of Curriculum and Pedagogy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3门相关课程的教授都是UBC教育学院的知名教授,课堂都是小班,学生多为博士生。ROSS教授看上去很严肃,学习马克思主义,办公室还有一张中国革命时期的挂画,据说是网购而来。后来才知道这个教授在课程研究方面很丰产,专著、文章都不少。他课堂上会把要学生事先阅读的内容再串讲一下,增加更多有深度和新近的研究内容,感觉所有知识都在他脑子里,信守拈来,不用翻书,都能准确地把理论和人物说得一字不差。让我最最佩服的是ROSS的教学精神。在第7周左右,传来噩耗:他大学刚毕业的儿子车祸身亡!他奔赴另一个城市处理此事,期间请其他老师代课三次,到第10周,他自己来上课了。依然是很高大稳重的步子,却感觉有些沉缓。课堂上,他依然口若悬河,思维敏捷。某次提到一个学校制度问题时,他随意就拿他儿子的教育背景做了举例,瞬间他的声音有些嘶哑,停止了两秒,他又继续精确地阐述。随后的几周,他依然给学生批改了作业,其中也包括我这个旁听,还认真地给我反馈,并致谢我的参与。我想,在这里安静学习的几个月,让我更加安静地思考:什么是老师?怎样当好老师?什么是课程?课程、学生、老师的关系和作用都是什么?另一个教授Anne也很严厉,在教育学院很有盛名,据闻和目前课程学掌门William Pinar经常合作科研著书。Anne课堂安排很有条理,课前要看的文献都分派到组,因为每次课有45分钟以上是两个圆桌各自在进行文献阅读后的分享。她第一堂课的问题就把我问蒙了,what is pedagogy?(什么是教学法?)作为一个教龄15年的老师,我回答不上来,当然,这的确是个一言难尽而且永远没有终止答案的问题啦。很感谢她的严厉,不看书就只能当哑巴,发言讨论都插不上话,在场的好几个博士可不是吃素的。所以,就算是囫囵吞枣,也只能有些准备才敢进课堂啊。第三个课程学的教授是William Pinar,北美甚至全球的当代课程之父。William的这个课是依托日籍加拿大人Aoki的课程理论来授课。包括老师,一共10个人,6个博士生,长桌,没有投影,基本是讲述和对话,William不主张太多科技用于教育,虽然他拿着一个Mac当做内容提示。William年近70,虽然说话气息不像年轻人那样有气势,但思路清晰,反应极快,对课程、教育、国际背景都非常地高瞻远瞩。

TonyTeacher Inquiry课堂也很有启示。学生是36名即将成为BC省的中小学教师,以cohort的形式讨论教学的各个问题,涉及应用语言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教学管理、教学政策很多方面。在这个课堂里,我能以一个异国人的身份,审视和学习不同国家体制下的教育和教学。AnneEnvironmental education更是让我大开眼界。这个老太太很善于教学,第一堂课就拿出她很多宝贝,说是宝贝,有些是她在海边捡的各种骨头,有某些动物的皮毛、牙齿等等,她让我们每人选一个,来编故事,从我们的讲述中可以思考我们的生态学。每一次课的最后环节,都是去校园里漫步,解说着UBC的生态(的确得天独厚,UBC就是建立在土著人的土地上,维持了很多原生态)。

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学生,虽然我的身份是visiting scholar,我在UBC感受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教学方法。UBC教育学院的教学方式真的很棒,大家都是很好的老师,教学设计、教学理念都非常棒,让人收获不少。

l  工作坊和讲座

UBC的工作坊和讲座很多,教育学院把访学老师当成暂时的教职工(没有工作任务、不带薪),定期发送学院简报,获悉讲座信息。UBC有一个教师技术学习中心,经常会有和教学相关的工作坊,主持人和大家分享他们的研究,或是把某个理论进行推广;整个教育学院也会经常请全球的专家学者就某些主题进行讲座;博士生的项目汇报也时有发生。整个学术分享的氛围很浓烈,也很轻松。

文化篇

虽然我是学外语的,虽然我是英语老师多年,可却是我第一次,这么长期地体验异国文化,把自己置身在这个虽然充满中文和中国人的英语国家,我也真实地体验到文化和文化差异。

我庆幸自己选择了加拿大,没有考虑访学美国。加拿大的慢节奏,让人体会到包容,让人有更多时间来思考。公交车开到半途司机换岗很正常,司机途径站点的星巴克,去买瓶饮料再回来也很正常,乘客买票投币2.1元时将所有5分、10分、25分的钢镚挨个数一遍慢慢投入等票出来也很正常。没有人催,没有人抱怨。公车出站后,下站要下车的乘客会拉黄绳儿响铃,示意司机下站停车,让我恍然到了中国的民国?司机摇着铃铛进站出站。

在这里过了中国的春节。正逢下雨,唐人街的游行庆典如约举行。各种商队商号,华人的,西人的,都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中国年。围观的有中国人,也有外国人,大家高喊着Happy New Year,我和室友嚷嚷着“恭喜发财、新年大吉”,接过游行中的某些糖果红包、话费促销红包等,感受这春节的气氛。据说,这里的唐人街并不是大家喜欢的地方,很多出来的中国人会避讳去唐人街,因为这里比较脏乱;据说,这里的唐人街也开起了西人的店铺,这个堪称北美第二的华埠,没有了往日的荣光。

旁听过这里的孔子学院举办的文学讲座,听着某个UBC退休的华人教授讲《生死疲劳》《我在霞村的时候》等等。我实在想体会一下中国文学在温哥华的受欢迎程度。可惜,听众很寥寥。

中秋节这里的孔子学院在中山公园举办了中国文化的活动。传统舞蹈、书法、糖人、乐器、茶道、中医,等等,都在这里亮相。有华人,也有西人来参加。我不是一个民族霸权主义者,可我多么希望祖国的文化能被更多的人知道,在异国的中国人、中国后人能知晓中国文化。可是,这条路太漫漫,来参与的外国人不多,中国人也没多少。

    我十分感谢学校能给予这样的机会,让我走出去,体味到更大的世界,见识到更多的学术和同行。所有的见闻和收获,都还需要慢慢的消化,沉淀,提炼,为自己的成长,也为学校的教学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。